拥抱变革 创造价值 ----听《现金流经营与精益管理》讲座有感

发布时间:2018-07-26 13:48阅读次数:
分享到:

7月7日,电科38所开展了关于精益管理系列培训的讲座,本次讲座由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副教授、天津市工业工程学会秘书长蔺宇博士主讲。对于一名刚入职公司不久的新员工以及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的我来说,能够有机会参加这次讲座,我感到非常荣幸,一天的学习也让我受益匪浅。

首先,蔺老师向我们介绍了精益生产的起源和发展,从现金经营、精益管理的机制以及精益管理的方法和推进三方面展开此次讲座。一天的讲座下来,让我觉得蔺老师既是一个博学多才又是一个很幽默、风趣的人。经过一天的学习,我并没有感到任何的枯燥乏味和疲惫,反而觉得时间过得很快,为自己没有学到更多的知识而感到可惜。

任何企业的存在都是为了追求利益,而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都是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,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讲亦是如此。制造型企业制造出自己的成品再将产品出售给客户,总销售额与总成本的差值就是利润。从接到客户订单、原材料采购、生产加工、成品检验、包装再最后交付给客户,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,如果企业想获得利润就必须经过这一过程,而要想获得更多的利润就必须缩短这一过程周期,使得这一过程能够加速循环。

制造的时间是掌握在企业自己手里的,所以缩短企业的运营周期更是靠企业自己。蔺老师在讲座中提到的推行精益管理的方法,如彻底消除浪费,自动化,准时化,均衡化,工序的流动化,根据需要量决定节拍时间,后工序领取等方法,我觉得其核心都是在如何缩短过程周期时间。

在彻底排除浪费中,浪费的产生都会伴随着时间的浪费,比如搬运浪费,假如两道工序之间原来相距很远,则在制品就需要由前一道工序搬运到下一道工序才能加工,但是如果将这两道工序放到一起,制品只需简单的传递就可以加工,这样就会极大的节省人力和搬运的时间。所以如果能够有效的减少甚至排除这些浪费,将会大大地缩短过程周期。推行自动化,由机器的看守到机器的管理者,由一个人看守一台机器到一个人管理数台机器是不一样的,人员的缩减,工作时间的合理利用亦会使过程周期得到有效的改善。工序的流动化,从原来混乱无章的生产作业顺序到有序的生产,可能使原先需要一天才能够生产加工出来的产品,现在只需要一个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就能生产出来。

但是只知一味的缩减过程周期时间是不可取的,因为在追求速度的同时必然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,比如产品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,所以我们需要追求一个平衡的状态,即准时制。我们可以在一个必要的时间,有必要的量交货于客户,这样才不会造成盲目的生产,盲目的增加库存量,为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。

推行精益化管理需要我们全员努力,集思广益。公司的高层也应率先垂范,变革必定伴有巨大的困难和痛苦,我们只有拥抱变革,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。